宁德M3P电池量产;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市场;法拉第未来股价熔断
从马车到燃油车,从燃油车到电动汽车,汽车产业正处于百年来最深刻的一轮变革。
这场变革中,产业的「电动化」,将让和烧油相关的问题,变得无关紧要;而「智能化」,也将让电动汽车从诺基亚的功能机,摇身一变为iPhone的智能机。
为了能更全面地记录这段历史,《超源力》将在每周末更新专栏--《超源力周报》,在这里,我们每周会为你梳理一周行业大事。
以下是本周要闻
-
宁德时代M3P电池已量产,明年将推向市场
-
工信部副部长:我国地市级已建万余动力电池回收网点
-
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市场,预计明年发售
-
小米造车进展刷新:原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副总加盟
-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逐步落地缓解售后矛盾
-
岚图人事大换血,奇瑞退出凯翼
-
大众原CEO迪斯下台,新CEO是万钢学生
-
哪吒汽车D3轮融资已关闭,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
-
法拉第未来股价熔断
1、宁德时代M3P电池已量产,明年将推向市场
2022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市召开。这是全球第一个世界级的动力电池行业大会,大咖云集。
7月22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公司M3P电池已经量产,2023年会推向市场。
所谓M3P电池,是宁德时代根据新型材料体系研发的电池,它的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成本优于三元电池。
宁德时代此前公布的调研纪要中显示,M3P准确来说不是磷酸锰铁锂,还含有其他金属元素,称之为磷酸盐体系的三元,成本较三元下降。
前一天,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材料体系创新是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
他在PPT中展示,宁德时代正在推进钠电池、M3P以及CTC的产业化。已推出及储备的电池技术,还包括麒麟电池、4C快充NCM、锂钠金属电池、无稀有金属电池、锂空电池、固态电池、无钴电池以及凝聚态电池。
截至今年6月,宁德时代装机产能为13.4 GWh,中国的市场份额为 49.6%。比亚迪第二,以5.01GWh的装车量,占据18.53%的市场份额;第三名的LG新能源。

2、工信部副部长:我国地市级已建万余动力电池回收网点
“目前,我国在地市级行政区已建设了1万多个回收服务网点。”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7月21日的2022年世界电池大会上表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体系。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未来将会产生大量的报废动力电池,而推动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对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云明称,未来将进一步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制定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强央地工作联动,形成协调监管机制,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支持智能拆解、材料再生等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培育一批梯次利用和回收再生的相关企业。
此外,张云明强调,全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工信部将聚焦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推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3、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市场,预计明年发售
7月21日,比亚迪日本分公司(BYD JAPAN株式会社)在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上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
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车型在发布会上亮相,这三款车都是比亚迪e平台3.0下的车型,采用最新的家族设计语言,搭载了刀片电池。
其中,元PLUS预计于2023年1月发售,而海豚和海豹则分别会在2023年年中和下半年上市。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表示:“我们将携手本土优秀的经销商和合作伙伴,逐步建立完善的销售和服务体系,为日本消费者带来更加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和更好的服务体验。”
其实,早在1999年比亚迪就开始开拓日本市场了。起初,比亚迪为日本客户提供二次充电电池,随后,比亚迪纯电动大巴、新能源储能系统以及纯电动叉车等业务在日本顺利开展。
2015年2月,比亚迪电动巴士K9“亮相”日本京都地区,成为首个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数据显示,目前比亚迪大巴在日本的市占率已达70%。
4、小米造车进展刷新:原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副总加盟
在销售端,一员大将加入小米造车。
7月21日,有消息传出,原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副总周钘将于8月正式加入小米。作为营销负责人,他将直接向雷军汇报。这一消息已经得到周钘本人确认,但并未透露更多信息。
根据公开资料,周钘是85后,2001年加入上汽通用五菱。8年后的2019年,周钘已经做到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的营销中心总监。2020年任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与市场总监。由于业绩突出,随后周钘又升至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包括周钘,目前至少已有三位传统车企高管加入小米汽车。今年年初,原北汽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于立国加入小米汽车,担任副总裁兼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及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等工作;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质疑理想L9断轴事件的胡峥楠,也在去年加入雷军创办的顺为资本,此人原来是吉利研究院院长。据内部人士透露,胡峥楠主导的正是小米造车项目。
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雷军说小米汽车预计将会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2021年3月30日才宣布造车的小米,实现这一目标时间比较紧张。
通常,一款全新的车型要经历:架构阶段、产品战略阶段、概念阶段、开发阶段、产品及生产成熟阶段,最后才是标准作业程序(即SOP),开始量产。这个大流程跑完,不同车企耗时不一样,长则6-7年如德国品牌,短则3-5年。
5、《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逐步落地缓解售后矛盾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93%。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但其售后问题的增长速度也在市场意料之外,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和车主维权难的问题频繁地挂上热搜。
据车质网统计,6月份,自主品牌的投诉量环比上涨32.4%,而投诉增量主要来自于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
为了缓解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矛盾,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立项了团体标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透露,《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正在有序推进,在吸收行业各方面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发布
6、岚图人事大换血,奇瑞退出凯翼
岚图汽车是东风汽车集团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虽然有东风汽车作为“靠山”,但是目前发展面临不小的压力。
数据显示,岚图汽车半年内累计销量仅有6878辆,平均月销量不到1200辆,距离年初设置的4.6万辆销量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岚图汽车近日进行了人事调整。
7月19日晚,东风公司旗下“东风头条”宣布了岚图汽车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整决定,卢放不再兼任首席技术官(CTO),但仍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汪俊君接替卢放出任CTO,巩雪松与邵明峰挂职岚图汽车总经理助理。
无独有偶,凯翼汽车的中高层人员也出现大变动。
担任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凯翼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的郭德强已经调离凯翼汽车返回奇瑞集团,接替郭德强履新营销一把手的,是同样拥有丰富汽车行业销售和管理经验的何勇平。
此外,部分原奇瑞派驻到凯翼的中高层领导以及员工也出现离职或者调岗的情况。人员大变动也宣告着奇瑞主导凯翼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凯翼汽车从“奇瑞的凯翼”变为“宜宾的凯翼”。
7、大众原CEO迪斯下台,新CEO是万钢学生
当地时间7月22日,大众集团在新闻稿中确认了迪斯将离职,同时宣布接替者为保时捷CEO奥博穆(Oliver Blume),时间为今年9月1日。
《超源力》在此前的文章中谈到,迪斯下台背后是和工会激烈的博弈。首先,代表大众在德国的30万名员工中的大多数人的大众工会,在大众监事会的20个席位中占据10个席位。同时,据彭博社报道,在战略方向和整体成本削减问题上,大众和工会以及其他主要利益相关方之间频繁爆发冲突。
迪斯是推动大众电动化转型的激进派,有人认为,他的离开可能会放缓大众的转型。
即将上任的大众新CEO奥博穆,不但出生于离大众沃尔夫斯堡总部不远的布伦瑞克,而且1994年就加入了大众。他曾担任奥迪、Seat、大众和保时捷的管理职务。在外界看来,老兵奥博穆比新人迪斯更有优势。
奥博穆和中国颇有渊源,2001年,33岁的奥博穆升为奥迪德国总部汽车生产执行助理,同时还获得了同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的工学博士学位。而他的老师之一,正是曾经同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的万钢。2018年奥博穆还带领保时捷和同济达成战略合作。
奥博穆将同样面临和工会等势力的博弈,有观点认为,这些冲突让任何人都难以管理大众汽车。
正如迪斯今年早些时候在受访时说的那样,大众独特的管理结构,使他的工作与大多数汽车公司的CEO 不同。
8、哪吒汽车D3轮融资已关闭,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
哪吒汽车又融到资金。
根据公告,哪吒汽车D3轮融资已关闭,正在交割中。参与这轮融资的,有深创投、前海母基金、方舟互联、洪泰基金、日初资本、瑞丰资本(Insight Capital)、典实资本、友博资本、鑫竹投资、深圳精诚开阔、鑫松投资等众多知名机构。
哪吒写道,这轮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资金用于后续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工厂扩建、补充运营资金等方面。
总体看,这轮融资加上此前D1轮及D2轮融资,哪吒汽车D轮累计融资近100亿元。
需要注意,这份公告中谈到,后续将加快完成股份制改制工作。
在2020年7月,哪吒谈到计划在2021年上市但被推迟。今年有多方消息称,哪吒计划下半年赴港IPO或科创板IPO,但一直未得到官方证实。
如今哪吒汽车再次将股份制改制提上日程,发力调整股权架构,哪吒汽车上市进度加快。
目前哪吒旗下在售的主力车型,是哪吒U和哪吒V系列。新车型智能电动轿跑哪吒S耀世版,6月6日启动预售,售价为33.88万元,预计四季度交付。
2022年1-6月,哪吒汽车累计交付6.3万辆,同比增长199%,造车新势力中,这一数据排名第二。截至目前,哪吒汽车累计产销已突破16万辆。
不过,哪吒汽车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仍未盈利。根据三六零公告中发布的数据显示,哪吒汽车2021年营收为57.35亿元,净利润为亏损29亿元,2020年净利润亏损13.2亿元,两年合计亏损42亿元。
目前市场对哪吒的质疑主要来自两点:品牌和技术。
品牌方面,哪吒汽车早期主要切入的是网约车、公务车市场,且售价并不高。哪吒V起售价7.99万元,哪吒U起售价11.79万元。
这让一些人担心,廉价车、网约车标签,恐难以从哪吒身上撕去,这可能压制哪吒S等中高端车型的销售。
要知道,中高端市场竞争激烈,同是30万元价格区间,特斯拉Model 3、小鹏P7、蔚来ET5等对手林立,哪吒如何突出重围?
在技术积累上,哪吒在智能化领域发力较晚,2021年7月,哪吒才宣布研发自动驾驶功能,而一年后,拥有自动驾驶能力的新车哪吒S就要上市交付。而且,哪吒的技术合作伙伴太多,自主研发能力存疑。
9、法拉第未来股价熔断
本周五,美股开盘之后法拉第未来因股价跌近40%触发熔断,截止收盘股价跌幅达到23.75%,实现本周五连跌,累计跌幅高达65%。
法拉第未来,是一家互联网智能出行企业,对外宣称的是为全球用户提供新能源、智能、互联及共享的产品与服务,创始人是贾跃亭。
有市场人士分析称,法拉第未来的股价的突然暴跌,可能与量产落空有关。去年10月,美国投资机构J Capital Research发布对法拉第未来的做空报告。对其研发投入情况、投产能力、资本运作表现以及创始人贾跃亭本身进行了多项质疑。
此外,法拉第未来自身基本面也存在“硬伤”,借壳上市之后并没有走出亏损阴影。
2022年一季度、2021年全年、2020年全年、2019年全年,公司分别净亏损1.53亿美元5.17亿美元、1.471亿美元和1.422亿美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累积亏损约为30亿美元。
乐视暴雷让贾老板只能“下周回国”,希望法拉第未来不用再为梦想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