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细

80岁高龄的中国院士,深耕电池领域40年,研发出新型纳米电池

发布日期:2021/3/26 9:27:39

 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十分火热。据Canaly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至310万辆,实现39%的同比增长。

不过,新能源汽车想要普及,还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慢、衰减快等问题。

为此,已有不少企业、机构等在努力。

据能源新闻网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及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电池材料——纳米硅锂电池,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锂电池存在的问题。

陈立泉院士是我国锂电池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我国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并推动电池产业化。

在锂电池领域,陈立泉院士已经深耕40余年,拥有丰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如今,陈立泉院士已有80岁高龄,但是他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为中国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陈立泉院士呼吁:固态电池大干快上,引领电动中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陈立泉院士自身也在不断努力,为人们带来了纳米硅锂电池。

传统的锂电池并不耐低温,这让新能源汽车在寒冷季节里,有些尴尬。

但纳米硅锂电池不同,据报道,在零下50度的环境中,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而且,纳米硅锂电池的容量大,是石墨烯的5倍以上。而且,其充电速度还不慢,能大幅减少车主的充电时间。

据了解,使用纳米硅锂电池的公交车,只用8分钟便能将电量从30%充到100%。

这样一来,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不比燃油车加油速度慢多少。这能够推进电动车的推广、普及。

同时,纳米硅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很亮眼。据悉,在6年里充放电3万余次,纳米硅锂电池的电池容量衰减在10%以下。这相较于传统锂电池来说,要好上许多。

由此可见,纳米硅锂电池的实力不俗,一旦成功商用,那必将对燃油车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推动电动汽车快速崛起。

目前,正在研究新能源电池的企业、机构等数不胜数,固态电池、石墨烯电池等,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来看,二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锂电池。

当前,许多企业已经在新型电池领域传出喜讯。不过,许多研究成果还在实验室阶段,想要实现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最终,新能源电池将走向何方,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山东济南地区电动叉车蓄电池销售与叉车出租专业服务商